德國心理學教授 Prof.Dr. Christina Schwenck用網路研究,對91位選緘個案家長做問卷調查 ,針對「容易引起選緘個案不說話的情境」之研究統計結果如下:
「人物影響」前三名: 距離個案太靠近的人、權威角色、不熟悉的人( 陌生人)
「地點影響」前三名: 全新不熟悉的地點、人太多的地點、有過負面經驗的地點(如醫療單位、期待他說話的地方)
「活動影響」前幾名:新的活動、運動(游泳 、溜冰、覺得無法掌控或覺得會失敗的活動)、會成為注意焦點的活動、需要說話的活動
因此當遇到這些情境的時候,我們更要一小步一小步的用「階梯暴露法」來「去敏感」這些情境引發的焦慮!要盡量讓個案感覺他可以勝任 新情境的挑戰,而不是讓他累積太多辦不到的失敗經驗!採用「去焦點溝通策略」也很重要,要先讓個案與主要照顧者在獨立的空間互動,治療師先不用和個案有太多眼神接觸,也不要太靠近個案,而是先讓他熟悉環境、放輕鬆。治療師應先與主要照顧者會談,再適時對個案說話,例如,說出他現在正在進行的活動:「你好像很喜歡畫畫」、「你們正在組裝火車鐵軌啊」等等,一開始以建立良好關係為目標!
👉Dr. Christina Schwenck最近的研究為選擇性緘默症與自閉症的相關性
參考文獻:Schwenck C, Gensthaler A, Vogel F, Pfeffermann A, Laerum S, Stahl J.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 place, and activity that trigger failure to speak in children with selective mutism.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22 Sep;31(9):1419-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