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認識選擇性緘默症 之一~幫助孩子自在發聲

你的孩子有這些行為嗎?進入某些環境或碰到某些人,就完全無法開口,甚至只有一號表情、身體像木頭般僵硬,這些是「選擇性緘默症」常見的表現。
或許你沒聽過,因為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實在是低調再低調的一群。他們在上學前常被父母認為只是害羞內向,直到上幼稚園、小學後,老師才警覺,孩子無法回答、交談和參與團體,已經「超乎害羞內向了」,部分孩子還會拒學/懼學。
這樣的孩子在家大多能自然講話,遇到親戚、社區、學校等情境,易因緊張焦慮,啟動語言系統「凍結」反應。把「說話」當成「危險」訊號,這對一般大眾實在難以想像。所以當家長得知孩子在校不語,大多十分驚訝,認為老師誤會或小題大作。
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選擇性緘默症歸於焦慮障礙,盛行率在兒童時期是1/140。孩子在「特定」情境因焦慮而說不出話來,大多起始於2-6歲,直到入學才引起注意,若未改善,對未來學業、工作與人際關係,都有長遠而不利的影響。
這些孩子焦慮時,可能有各種行為反應,像是動作較小、慢、被動、搓手、發抖。有的孩子可以點頭、搖頭或用手勢表達;有的能筆談;有的能小聲說「是」、「不」、「要」等最少的詞彙。他們聽得懂語言與訊息,無奈被焦慮淹沒而阻礙了溝通能力。
選擇性緘默症的程度輕重不一,嚴重的不只說不出話來,還可能全身僵硬,在校交作業、如廁、裝水喝、吃飯都有困難。可想而知那種緊張不安、孤立和壓力,亟需家庭、教育、醫療資源一起來陪伴他們走出孤單與沉默
選擇性緘默症的症狀視個案而定,很難單一描述,以下僅提供家長和老師觀察時的參考:
  1. 和親密家人自在說話,但去家裡以外(尤其學校)或有人來家裡,孩子就變得異常安靜,外人懷疑孩子是否不會說話。
  2. 焦慮時說不出話、笑不出聲、眼睛不看人,臉部表情單調,儘管抿嘴、張嘴、伸舌頭、吞口水、抓臉,還是說不出口,有的孩子會描述自己喉嚨被「鎖住」。
  3. 功課正常或優異,但上課無法發言,或音量微弱、語句太過簡單。有的孩子樂意做不需出聲的事(寫黑板、跑腿、打掃),但被問話就「石化」。有的下課坐在原位上,無法參與活動,或僅能玩不用說話的遊戲,很少或沒交到朋友。
或許有人會問,所有孩子都需要適應期啊!的確,到新的環境、認識新的人,本來就會緊張,需要時間調適。所以如果一個月過去了,孩子的表現還是跟家裡迥然不同,才需要考慮選擇性緘默症的可能性。
家長和老師的觀察、書面、錄影,仍需交由專業人士判讀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是共識,研究指出越早治療,預後越好。一旦不語形成長期、固定的行為模式,再來處理就益發困難。有的到成年仍持續緘默,也有雖然緘默改善了,卻伴隨其他身心症狀。
誠心建議家長和老師若觀察到孩子有疑似症狀,可尋求對選緘有經驗的早療中心、兒童或青少年身心科做進一步的評估與諮詢,也可上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網頁,搜尋國內外資訊以及經驗分享。大家一起來認識選擇性緘默症,幫助孩子早日自在發聲。 
撰文:林少湲 心理師/選緘協會志工
繪圖:召恩 選緘協會志工
本協會提供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推播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