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考爭議中,我們是選緘者的母親……

正值大考爭議、會考季節,又逢第一本台灣選緘者自述書的出版,今天是母親節,我們是選緘者的母親,希望各界在討論多元入學管道時,不要漏掉包括選緘症的特殊考生。例如特殊選才照顧一般考試中不易發揮的考生,以及各大學針對弱勢考生的招生計畫(目前主要是經濟弱勢),希望也能考慮特殊需求。
選擇性緘默症並不少見,卻極少人了解。選緘者自在時很正常,但一焦慮就當機、有口難言,身體凍住、僵住,甚至陷入恐慌。常見的典型是在家多話在校不語,判若兩人。每140位孩童便有一位選緘[1],愈早幫助愈易痊癒,但卻常因不了解、忽略,而延續至青少年、成人,衍生懼學、社交焦慮、憂鬱等。
2017年會考,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小皮,得以在原校模擬考位置應考,創下台灣特教史首例,否則恐將科科零分。甫出版的台灣選緘者自述第一本書《不說話的女孩:雖然我們有選擇性緘默症,但是有話想說》[2]提到,作者無法口試、筆試亦會凍住、暈眩,幸而以繁星考上夢寐以求的科系。
選擇性緘默症考生面對大學入學考試,口試幾乎一定無法參加,輕者還勉強可參與筆試,嚴重者連筆試都可能無法參加 ,我們寫給大學特招中心一封信,希望藉此簡短說明,讓大學知悉有這麼一群孩子,期盼在招生時為他們保留彈性和參與的可能(附件一)。
在大學考招制度的爭議中,特殊孩子的媽媽擔心的不是「考得好不好」或「有沒有鑑別度」的問題,而是「能不能考」、「考上後能不能念」的問題。其實,資源稀少不只發生於偏鄉,特殊孩子學習之路也很坎坷,因此考出同樣的分數,背後的意義卻不同。如同肢障、視障等,隱形的情緒障礙同樣需要考試和上課方式的調整,才有機會求學、圓夢
升學「意味著透過自身的努力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而制度的支持意味著「仁愛灌溉著每一位對世界感到好奇的孩子」。「即使是簡單的制度微調、特殊措施,都有超乎想像的力量,請給特殊需求的人們一點機會,發覺自己也能夠做到的欣喜是火苗,感受到環境的友善是炭,可以點燃暗夜中的希望之光。」
「我們都一樣,不論可不可以說話,不論有什麼樣的生命課題,都可以愛人與被愛,這是生而為人的天賦。」期盼在台灣,不管任何表達方式,書面、口語或輔具,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現才華、貢獻社會。誠心期盼大學在促進社會多元、階級流動的努力中,也考慮到長期受到忽略的選擇性緘默症孩子。
《不說話的女孩:雖然我們有選擇性緘默症,但是有話想說》關於大學考招的段落
最後祝福天下辛苦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


[1] 資料來源:《選擇性緘默症資源手冊》第二版(Johnson & Wintgens, The Selective Mutism Resource Manual, 2016)。
[2] 本文之引用除另外註明均來自:《不說話的女孩:雖然我們有選擇性緘默症,但是有話想說》(Rochelle & Ayaha, 釀出版, 20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